访谈实录

【实录】 建设工业强市系列《对话》第四期:提速“宁波智造”,问创新要效益

【访谈时间】
2014-09-14
【访谈嘉宾】
宁波市经信委副主任、市智慧办副主任 方巍 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 杨桂林 余姚市经信局局长 胡建立 宁波广源纺织品有
【访谈简介】
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6年宁波将初步建成工业强市。8月8日,在全市工业强市推进会议上,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升"宁波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八个方面着手,全面加快工业强市建设。 为合力营造建设工业强市的浓郁氛围,为规上规下企业深入"解读政策",宁波日报与中国宁波网共同推出"建设工业强市"系列《对话》。

文字实录

建设工业强市系列《对话》第四期:提速“宁波智造”,问创新要效益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宁波网的视频《对话》节目,我是主持人欣祎。我们今天为大家推出的依旧是建设工业强市系列的第四篇,创新篇。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提速宁波智造,问创新要效益。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邀请到的三位嘉宾。

宁波市经信委副主任、市智慧办副主任方巍。方主任您好。

方巍: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非常欢迎您。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杨桂林,杨所长您好。

杨桂林:您好,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非常欢迎您。余姚市经信局局长胡建立。胡局长您好。

胡建立:您好,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非常欢迎三位嘉宾作客我们的《对话》直播室。其实自我们建设工业强市的系列《对话》开播以来,也收集到很多网友的问题。近期通过各位嘉宾对我们的介绍之外,我们已经了解到,其实建设工业强市需要各个因素的支撑和引导。之前我们有说过,需要资金的保障,也需要土地的提供,同时我们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些话题。其实有很多网友已经听到了,包括我们现在非常热门在说的一个词,就是机器换人。在一开始,首先请方主任给我们讲讲,说到新的31条中关于机器换人和两化融合方面的规定,其实有提出非常具体的做法和既定的目标,在这边能否首先跟我们介绍一下,出于怎样的考虑提出了这方面的一些规定?我们老百姓对于这些新的规定应该如何进行理解?

方巍:31条是关于工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作为工业发展总的来讲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怎么样促进现在的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另一个是怎么样促进新兴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器换人和两化融合,实际上对这两项工作来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两化融合我们听得非常多了,实际上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发展的主题,对于工业发展尤其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很多两化融合的奇迹,尤其最近阿里巴巴准备在美国上市,在路演中马云对他的公司有这么一句话,当然他反映了他公司的价值,实际上我觉得用在对两化融合的认识上,也是非常贴切的。

他说“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实际上两化融合我想就是这样的,我们的企业如果说对两化融合不够重视的话,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就会丧失重大的机遇。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很多企业在两化融合中也尝到了甜味、促进了发展。比如一些大型的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做得很好,像雅戈尔、奥克斯这些企业都是做得不错的。像最近我们宁波软件产业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有一家一百人左右的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4.5亿的价值。我们有一些做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创业时间不长,但是人家以比较高的溢价参股或者收购。这些实际上都反映了两化融合对我们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机器换人,我想它是两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技术改造活动。应该讲是宁波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比较现实的迫切的路径选择。实际上这个事情对我们宁波的整个工业的转型升级也非常有必要。我们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基础,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现代化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我想我们今后宁波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现有企业的机器换人方式的技术改造,来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作为机器换人,它还有更加现实的一些意义,这几年我们的工业企业经常碰到用人难、用人贵、无人可用的这么一个局面,实际上机器换人,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替代操作工人,解放繁重的劳动,同时使我们的生产效率有一个更好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机器换人过程中技术上给装备制造业提供比较大的市场,也为装备的研发提供技术方面的经验,对于我们装备业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机会。所以我们31条这个《意见》中,对两化融合和机器换人给予高度的重视,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的引领,来带动企业更加广泛的扩展这两方面的活动。

主持人:非常感谢。其实方主任刚刚提到说,机器换人能够为我们企业破解招工难方面的问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自2013年机器换人专项确定以来,在哪些产业、行业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相关的企业是不是也受到了一些利惠跟好处?我们在更新设备以后产能又是怎么样的?

方巍:机器换人总体上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甚至可以说是广泛适用的一个过程,应该讲很多企业都可以开展。那么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竞争环境的企业,他对机器换人的迫切性和直接的效果应该是有差异的。首先我们要鼓励、引导我们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同时从示范引领或者是产业带动角度来讲,我们尤其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活动。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环节,比如说工厂去得比较多的同志可能都有感受,机械加工、包装、检测、焊接,这么一些环节往往劳动强度大、用人数量也非常多。有一些行业像电子装配、家电装配、机械行业、文具行业,这些行业应该讲,包括服装行业,用人数量都非常多。所以从我们的引导角度来讲,去年重点引导在这些行业和环节开展相应的机器换人方面的工作。

从成效来看,应该说机器换人对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都有成效,无非成效高低会因行业因企业有所不同。我们有很多企业实际上通过机器换人,人员减少90%的这么一些案例也不少。比如说我们有一家企业是做轴承加工装配的,原先没有自动化生产线以前,一条生产流水线上面可能有20个人,现在用了自动化生产线以后就减少到两三个人。有一些家电或者说接线板这样的企业,原先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看上去人头攒动,通过改造以后人就比较少了。通过机器换人取得成效,人员减少、效率提高、质量提升,这种案例在宁波应该是很多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刚听了方主任的介绍之后,不仅仅是我们从精简劳动力的角度出发进行机器换人,其实如果我们的企业更多的能够依托自动化技术进行运作和发展,其实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更加大了自身的稳定性,可以这样来理解,非常感谢方主任的介绍。

接下来有请杨所跟我们讲讲,说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其实是我们中国科学院在浙江省建立的首家国立的研究机构。请您首先介绍一下,从工业强市的角度来说,材料研究所做了些什么?在其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杨桂林:谢谢主持人。我们宁波材料所通过十年的建设,现在规模和影响都已经非常大了,现在材料所正在筹建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我们现在是一院四所,包括原来的材料所,还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所和医工所。现在我们的人员规模已经达到了九百人。

材料所从建所至今就一直秉持着要为宁波市的工业服务这么一个原则,我们想通过打造几个平台为宁波市的工业服务,第一个是人才的吸引、聚集和培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有九百个专职的科研人员,我们也专门从国外吸引了近二百名高级专业人员。此外我们还帮助企业吸引人才,所以在人才方面我们对宁波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还有自己的博士后工作站、博士点、硕士生,所以从人才培养上我们为宁波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个平台应该是我们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平台,我们有众多的专职科研人员,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做出了很多的有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专利和发明专利就有近一千项,也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

第三个平台就是我们的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引领平台的作用,这是我们工研院一直强调的一个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就是说要把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这一点,我们光跟宁波市企业的重点攻关项目就有72项,有9个重大专项在宁波落地,技术交易额达到了近4亿元。所以在技术成果和转移转化方面,我们为宁波的工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刚刚提到要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相信这也是材料所的一个使命和定位。能否再跟我们讲讲,说到对于宁波现在立志打造一个升级版的工业强市,材料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具体如何做,能够让宁波运用科学技术助推宁波工业发展取得更加好更加卓越的成绩呢?

杨桂林:我想通过三个例子来讲一讲,我们把从材料的研究到材料的产品的转化讲一讲,来讲一下材料技术如何应用在工业生产上。

第一个例子是石墨烯的工业生产项目。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发了石墨烯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和上海的南江(音译)集团商谈合作,在宁波市建立了一家宁波市墨希(音译)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经过两年的建设,现在已经达到了量产三百吨石墨烯的这么一个产量,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石墨烯生产公司,目前正在着力研究石墨烯的应用。不仅要制造石墨烯,还要把石墨烯用在各行各业上,包括复合材料、动力锂电池等方面的应用。

第二个例子是磁材团队研究的钕铁硼磁性材料的液压辐向环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磁场的强度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我们和宁波一个公司专门把这个技术用于生产,我们为公司,三年来带来了2.6亿的产值,6000多万的利润,为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效益。

第三个例子就是我们的生物基无醛胶的生产技术。现在大部分的地板粘合剂都是用有醛的胶来粘合的,对环境和人体是有害的。我们用大豆作为基础原料生产胶粘剂,从而可以减少危害。现在我们成立了新的公司,在宁波,现在几大地板生产商都和这个公司合作,每个月的地板销售额达到几十万平方米,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这是以三个例子来讲解,通过新材料的研究,最后把它转化为科研成果,然后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三个比较直接的例子。

主持人:非常感谢。其实我们看到,无论是从政府层面来说做的扶持引导,还是从专业角度我们进行的一些技术支撑,最后还是希望能够达到的是惠民惠企的效果,让经济发展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层楼。

接下来请胡局给我们讲讲,说到宁波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其实余姚非常具有代表性。它的民营经济发展,也非常受广大宁波市民的关注,它有自身的特点,近几年有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余姚的整体工业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是不是也碰到了一些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我们如何来解决它?

胡建立:近年以来,特别是余姚,大家都知道,去年“菲特”台风带来了严重影响,特别是我们工业企业受到了非常严重的重创。今年我们全市上下围绕“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主基调,实施工业强市的行动,总的来说余姚市的工业经济得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有一个数据,1到8月份全市规上企业1153家,实现产值862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0.5%。我们实现了工业投资132亿元,增长13.5%,同时也实现新产品产值300亿,同比增长21.9%。规上企业的利润达到了37.5亿元,同比增长9.2%。这些指标在我们整个宁波大市,基本上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总体发展水平相当稳健。

但是在这个运行过程当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的问题以及一些困难,特别是一方面我们目前的金融环境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余姚跟其它地方一样,一些企业担保的问题,互联互保的问题,包括由于房地产带来的影响。同时我们一些企业还参与了一些房地产的项目,使得资金总体来说比较紧张,余姚银行贷款的不良率也逐步的在上升。这样使金融的风险,应该说这段时间有所加剧,给企业的资金链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第二个,当前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持续的上升,重点表现为招工难的问题,同时也带来运营成本的问题。像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劳动力的成本,就是员工的经济待遇保障方面上升了13%。平时实际上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一般都保持在10%到15%之间,特别像余姚是传统产业为主,是微利企业为主,企业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样劳动力的成本,这当然是其中之一,使它的盈利能力相对来说就比较薄弱。

第三个,当前企业家的信心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对于我们整体的宏观经济,现在不好也很难说,总体来说是有点下行的趋势。特别是刚才讲到的金融风险的问题,使我们一些企业家对创业、投资的信心有所跌落。从工业投资可以看出,今年1到8月份才增长13.5%。像往年基本上是25%以上,目前比较明显的反映了企业家信心的低落。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余姚整个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快。整个产业还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导致亩均效益等等指标相对来说不是很高。这对我们下一步发展的问题,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工业经济,下一步我们重点要在四个方面提升余姚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一个,特别是当前我们要抓助企强企,来促进企业的提质增效。因为当前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余姚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稳中促调、31条,我们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文件,我们前一段时间刚刚通过,在全余姚市实施助企强企百日攻坚活动,力争到年底把宁波的一些政策、余姚的一些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下去。特别是在企业减负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财政税收的支持力度等方面,要强势的来推进,重点还要抓好企业的帮扶工作。

第二个,我们主要是抓平台建设,促进我们的发展后劲。这里的平台,余姚重点抓的有这么几个,一个是滨海新城,我们利用围涂的非常有优势的土地资源,打造靠近杭州湾的滨海新城,总的面积比较大,可以达到100平方公里。这个滨海新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要再打造一个余姚工业经济的规模。第二个,我们要着力抓好千人计划产业园。千人计划产业园,三七市镇目前进展情况总体比较好,现在产业园里面有7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整体千人计划项目已经达到22个,已经投产的有11个,目前正在洽谈的有92个项目,力争近一段时间把92个项目抓紧落地。这个千人计划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层次应该说比较高,它同时也列入了宁波的两个平台建设之一。

第三个平台,抓好中意产业园,也就是意大利产业园这个项目的建设。前一段时间李克强总理与意大利总理的见证下,我们签署了产业园的合作协议。这个中意产业园就放在余姚滨海新城,总的占地面积规划面积达到了40多平方公里。这个月的26号我们还要举行一个开园仪式,目前我们跟意大利方的合作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它肯定会打造成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园区。

再一个平台,我们要打造一个高端的中国国际模具城,这个项目已经在开工建设,余姚模具也是有模具王国之称,当然现在在数量上我们比较多,但是在一些高端的模具上,我们有点跟不上步伐。我们想通过新的模具城的开发建设,来提升整个模具的水平。

第三个方面,我们抓好“四换三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重点通过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空间换地以及电商换市这四换,同时培育名企、名人、名家,使余姚产业更加健康的发展,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最后一个我们是要抓深化改革,现在比较流行的,对每个企业要进行打分,按照每亩土地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的评价。比如说亩均的税收、亩均的产值、亩均的工业增加值,包括单位能耗的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等等一些指标,来进行综合打分,对企业进行排队。好的,在各方面资源上进行重点支持,对于末端、差的,要纳入落后产能淘汰,大致的方向,当前我们正在做一些研究和调研,可能明年要实行。主要是这样。

主持人:我们评估打分的工作其实是细化到各个企业,前段时间我们也看到这样的信息报道,余姚政府给当地本地的企业的大型企业有一个“一企一策”的方案,能否具体讲讲如何为我们的企业进行“一企一策”方案的制定?是不是已经有一些企业受到了好处?

胡建立:好的。我们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对龙头企业的培养,因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们余姚龙头总头来说规模不大。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有一些企业通过政府的各方面政策的扶持,有条件打造成为大型的企业,或者是领军的企业。这样我们这几年已经有8个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重点扶持。

主要我们在用地、用人、金融、人才、税费等要素资源上进行倾斜和扶持。我们计划到2016年,也就是后年,我们要力争打造出若干个百亿企业,或者利税超亿元的企业。

从我们实施“一企一策”企业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比较好,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然,前提是这个企业成长也比较好,通过我们政策的助推,无非是加速它的发展。比如说圣宇(音译)集团,它今年年底有望突破80亿,到明年突破100亿,发展是非常的迅速。还有大丰(音译)实业,它是我们浙江省的重点助推的上市文化企业,文化创意类的。它是全球领先的文体供应商,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它曾多次承揽中央电视台的大剧院、上海世博会等大型的机械舞台设计。多年的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项目都是由它承担,这个企业在海内外享有非常高的声誉,现在通过我们“一企一策”的扶持,这个企业发展非常迅速。

主持人:非常感谢。其实刚刚三位嘉宾都已经介绍到我们如何进行企业的扶持和引导,也讲到如何进行开展。很多网友也想听一听,在具体宁波本土的企业中,在工业强市中如何参与进来,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有哪些体验和感受,接下来我们进行场外连线,我们将连线到的是宁波广源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傅红平傅总,傅总您好。

傅红平:大家好,我是来自宁波广源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傅红平。

主持人:傅总您好,能否先讲讲广源纺织品的大概情况是怎么样的?

傅红平:是这样子的,广源成立于2007年12月份,我们主要有三块业务,一块是染整加工,第二块是健康环保的针织面料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第三块业务是用我们的健康环保面料做的床上用品、内衣和婴幼儿服装,主要产品特色一个是产品都是健康环保的,我们是通过了全球生态纺织品婴儿级别的认证,第二个我们的产品有一定的功能性,比如说可以户外防水、抗紫外线、阻燃,有芳香、护肤等等。

主持人:说到这次的主题,机器换人,能否讲讲对于这个大课题来说,能给我们的企业带来哪些巨大的变化?我们公司对于机器换人又将做些什么,开展了哪些计划?

傅红平:是这样。机器换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主题。像我们这种企业也非常需要,因为传统的纺织行业效率比较低,我们是24小时运转,大家都知道,上夜班其实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伤害,我们也希望有一些机器人在晚间来替代劳动力。还有对于印染行业来讲,整个过程都是化学反应,所以我们很希望有一些实时的在线监测,有一些工艺数据都能够实时得到监测,而不是出来以后再来看结果的好坏。

另外一个,比如在机器换人,其实也不单单是机器换人,就是在工艺改进或者说是技术改进这个方面,也是有很好的经验。我们现在正在跟浙江理工大学洽谈,他们已经有了,作为印染行业比较专业的大学来讲,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好的做法。比如说在线监测,在节水节能的工艺上,还有一个是比如说我们过程管控上,其实可以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替代人工。比如我们检验环节有二十几个员工,我们一直跟他们在沟通,有没有一种红外线的检验方法,布过去以后机器可以识别出次品进行记录,这样可以省掉很多的劳动力,而且数据都是可以被记录被追溯的。我觉得机器换人是目前传统行业来讲非常需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做的时候,这个做法可能是蛮关键的,我们蛮希望企业,比如说设备厂家、高校、政府,产学研政一起来联动,逐步推动这个问题,可以搞一些行业的样板企业,成功以后逐步在行业内得到推广,这样可能会有效果一些。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可以说其实现在很多的企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时期,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广源是不是也经历了一些转型期的阵痛?能否跟我们讲讲对于这个31条的出台,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是也带来了一些好的影响?

傅红平:是这样的,我们原先也是一家生产的印染加工企业,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纺织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宁波的纺织服装企业应该说关停了三分之一以上,我们印染行业也是一半以上的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关停并转。我们结合自身的优势,也学习、走访了很多的专家、教授,也向国外的同行学习,后面我们就往产业链的两端做了延伸。一个就是从染整加工到了针织面料的个性化创新、研发、销售,可以拓展我们的销售渠道。因为染整加工只是针对宁波周边的企业,而面料可以卖到全国乃至全球。第二个业务就是利用我们的面料优势,我们开发了针织的床上用品,现在的产品可以说超越了日本的无印良品,非常具有竞争优势。

31条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信心和希望,作为民营企业来讲,他们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缺人才,政府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看到了方向。31条里面有,比如说鼓励中小型企业做品牌,创自主品牌,还有一个帮助我们往电商方向去转型,还有一个机器换人等,都让我们看到了方向。所以我们也希望政策落地的时候,能够让更多中小型企业享受到实际的优惠。

主持人:对于转型升级中的纺织行业,您觉得对于我们企业来说,阻碍企业发展最大的槛在哪里?您能不能提提建议,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提升服务功能?

傅红平: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最重要的还是人,因为事在人为,任何事情都是人在做的。说到人才这一块,我是希望,一个,我作为一个一辈子做纺织的人员,对纺织业特别有感情,我特别希望政府也好舆论也好,能够正确的对待我们这个纺织服装产业。因为它在发达国家,像日本、韩国、意大利、英国,它还是一个具有一定优势的一定地位的这么一个产业,更何况是中国,这个行业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家都知道,像日本的优衣库也是做服装的,西班牙的ZARA,包括阿玛尼等等,很多奢侈品品牌,现在他们很光鲜,但是他们原来也是从面料到ODM一步步走过来,有那么几百年的积累以后才走到今天。所以我觉得纺织服装行业,这个行业应该说要被社会所尊重,而不是有些人片面人为的,属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要被淘汰的产业。我是觉得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企业。

第二个我非常希望宁波作为纺织重镇,我们现在没有一所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我很希望能够把宁波的,比如说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能够设立本科,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现在这一块,在这个行业里面特别缺。

第三个,我蛮希望政府在中小企业创品牌过程当中,给予它们政策的帮助以及引进一些好的中介咨询机构,引进第三方的力量来共同帮助中小企业去实现转型升级。我自己现在也在创一个健康针织家纺品牌,用过的人都觉得非常好。但是我们创品牌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所以我是现身说法,我觉得中小企业遇到的瓶颈可能都是类似的,特别希望政府在这一块能够给我们支持。还有比如说从传统企业往电商转型路上人才是极缺的,没有经验,所以这一块都是需要政府来帮我们一起完成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傅董的介绍。今天其实我们在节目中听到了来自一个企业的声音,相信在以后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声音更多的回馈,同时为我们的企业为我们整个大环境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提升也好,能够做出更多的工作和转变。

方主任,刚刚我们听到了来自企业的需求和想法,其实我们知道,宁波市是连续三年每年都拨出了一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机器换人项目。很多网友很感兴趣,这么大的资金如何去用它?如何把这个钱用在刀刃上,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否说说主要我们用这笔钱扶持了哪些方向,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企业因此而受益?

方巍:好的。31条明确了一项措施,就是每年统筹安排一个亿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发展。一亿元,说起来有点大,但实际上从产业发展来讲,主要还是靠企业。因为企业毕竟是发展的主体,所以从企业的投入角度来讲要求更大。政府这一亿元的资金实际上起到了引导、调动积极性的这么一个作用。

所以一亿元资金的安排,可能要体现这么一种导向。目前从重点扶持方向来讲,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智能装备,一个是机器换人的技术改造。每一个方向我们都会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目前基本上是这样考虑的,在企业机器换人这一块,每个企业换人方式都不一样,目前我们一般把机器换人的方式分成五大类,根据换人成效和水平的高低,归纳为五大类。比如说单机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线生产线再加上机器人机器手,这样程度更高了。再往深入走,就是刚才这位老总讲到的,生产现场的数据收集,便于企业更好的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称为机联网这么一种机器换人方式。最高级的方式可能就是全厂范围内的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我们叫做厂联网。

单机自动化,企业比较迫切,也比较普遍。我们针对这几种类型,从扶持的方式上归类,单机自动化作为一般的机器换人项目。对于生产线自动化做到机联网厂联网,作为示范项目,扶持额度会更大。如果搞专用的生产线,我们搞几个试点,更加注重自动化改造,在扶持额度上就更大。一般来讲第一类项目给予8%的补助,第二类重点项目,12%左右的补助。对于试点型的项目扶持力度更大,会达到30%。这是机器换人机器改造方面。

装备制造业方面也是几个方向,一个,作为智能装备离不开智能的部件,同时也离不开智能的整机,还有智能的成套集成生产线,所以我们按照这几种不同的类型也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为了促进企业机器换人,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有这个要求,但是它往往对于怎么样开展机器换人,需要一些专家指导。所以我们可能还要鼓励各个行业的专家指导组开展相应的机器换人方面的服务,以及鼓励一些机器换人推广服务机构来帮助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在这一方面我们都会有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

总体上来讲,我们希望通过这笔资金,能够更好的激励企业机器换人的积极性。

主持人:非常感谢,说到产业升级,离不开的就是创新这个字。其实2013年开始,我们宁波就全力打造设计强市的这样一张新名片。很多网上也有热门的说法,就说到这样一个等式,工业设计加上机器换人等于生产力,您对于这个等式怎么看?是不是目前已经有一些工业设计的企业有一些好的做法,或者有一些新的成绩,可以得出这样的等式呢?

方巍:宁波工业设计有一定的影响,这两年应该说发展也比较快,尤其是和丰广场工业设计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集聚、引领、发展工业设计的作用。至于讲到的工业设计加机器换人等于生产力,这么一个等式从一个通俗、特定条件的这样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应该说,工业设计、机器换人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但生产力本身来讲不仅仅是工业设计和机器换人。对于工业设计和机器换人,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生产力角度来讲,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关于机器换人,刚才已经讲过了,我讲一下工业设计。

首先我觉得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工业发展的必备环节,没有设计可以说没有产业,所以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我们宁波的工业来讲可能又有一定的现实性,宁波的工业设计需求很大,但是有一个特点也确实存在,制造强设计弱,影响了整体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发展工业设计短板的方式,提高宁波工业设计竞争力,这是一方面的考虑。

另一方面考虑,作为工业设计来讲,不仅仅是简单的外观设计,它实际上是一种对新技术、新功能、新工艺,包括市场新需求的集成,它是集成创新的这么一种形式,所以我们创新里面,三大创新之一,这种创新无疑对于企业发展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至于哪些企业尝到工业设计和机器换人的甜头,我想所有从事和重视工业设计的企业都尝到了甜头,因为有了设计以后会增加附加值。我们可能听到国外的例子比较多,比如苹果手机,除了内部的一些技术以外,还有工业设计。比如马路上看到比较典型的,本田雅阁轿车,已经一代二代三代,目前到第八代了。除了内部技术的变化以外,更多的是外观上的、功能上的集成,所以极大的提高了它的价值。对于宁波来讲,这样的案例也不少,我们工业设计企业有一家叫大叶(音译)设计公司,在前一段时间空气净化器比较热销的时候,对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技术做了重新的选型,在控制功能上增加了远程控制的功能,它的产品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市场就更加好。

还有一家工业设计公司为一家模具企业设计了一套文件夹的自动包装机。用了这个设备以后包装工人可以大大减少。包括欧琳的橱柜、方太的油烟机等等,很多都体现了设计的价值。工业设计和机器换人,对于宁波经济来讲都应该大力的推进。

主持人:谢谢。工业强市的31条中就提到了要鼓励技术创新,深入的推进机器换人和两化融合。能否请杨所长跟我们讲讲,说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发展,这个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能否从专业角度跟我们解读一下呢?

杨桂林:31条来得很及时,因为前一段时间,我跟方主任,跟经信委,对宁波市的一些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我们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手工操作、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很多,因为我们是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在过去我们国家出口需求型经济的带动下,我国工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现在明显看到我们这些产品的附加值不够,企业需要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首先就是要创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这里又提到深度两化融合和机器换人,我本人是做机器人和工业化技术的,机器换人我觉得不仅仅是说提高生产力,重要的还是提高产品的质量,还有就是能够摆脱对技术人的依赖,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可以在生产线上巧妙的利用一些感知技术、生产控制技术甚至是机器人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比如参观的时候,我们很多工厂是靠人在搬运物料。如果用简单的机器人技术,就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所以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非常感谢。其实您刚刚一开始就提到了,您看到目前很多工业企业存在着一些方面的短板,面临新一轮的政策出台,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有哪些期待有什么建议呢?

杨桂林:这个31条,我想首先是能够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这很重要,再一个进而能够推动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把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我们企业的竞争力就提高了,这是一个。第二个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因为一个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真正的转化为实用的技术或者是产品,它需要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比如说我们所谓的死亡之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举一个例子,因为我是做机器人的,德国的DLR研究所和德国的一个机器人公司,联合开发了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技术很先进,但是从实验室的样机到最后成为产品经过了十年时间,其中这个机器人公司投入了很大的经费,而且几次险些夭折。所以从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二个我是做先进制造的,我希望政府能够赞助或者是支持我们宁波工研院打造一个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平台,我们可以从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转移、技术的培训,还有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宁波市的制造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所的分享。接下来有请胡局给我们讲讲,说到机器换人也好,两化融合也好,其实我们知道,截止到今年8月为止,机器换人有一个三年行动,已经进行的情况可以说是有一个比较阶段性的圆满的成果了,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目前进展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胡建立:好的。今年年初,我们余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和技术改造的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一方面我们提出了目标,也就是到2016年,有85%的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完成投入达到100亿。同时我们实施3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也是机器换人。通过这些机器换人,使企业的效益明显提升,到2016年机器换人的实施企业,人员减少30%,全员劳动生产力要提高40%以上。同时通过政策的扶持,使机器人智能制造的产业在余姚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打造一个机器人的产业基地。

对这些我们有一些强有力的政策补助,比如说300万元以上,其中设备投入超过200万的机器换人项目,我们给予补助,上限30万元。对成套设备试点的项目,我们给予20%的补助,封顶是50万元。同时对技术攻关项目,就是一些比较小型的设备,但面广量大的可以推广的,我们给予30%到50%的补助,封顶是20万元。这样一个政策,应该说在宁波市,乃至在全省,力度都比较大。

当前推进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比较好,同时我们浙江省的机器换人现场会,宁波市的机器换人现场会也在余姚召开。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余姚是通过示范试点的方式推进机器换人的,能否讲一讲目前进入示范试点的相关企业,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胡建立:推动机器换人示范带领、示范引领是非常重要,整个余姚在机器换人过程当中,选择了一些,比如说产业规模比较大的,像家电、汽配、灯具、轴承、喷雾器行业包括食品加工行业,这些领域,特别是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在余姚这样的产业是面广量大的。所以我们每年会确定3到5个项目进行自动化成套设备的试点改造,重点支持,特别是宁波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刚才方主任介绍了,这个支持力度达到了30%。这样的标杆企业,比如说成大(音译)集团是轴承生产企业,获得了2013年宁波的首台套的奖励,它的总投入接近四千万元,实施轴承的自动化智能装配检测线项目。整个车间从136人减少到16人,轴承的生产周期从原来的9天缩短到现在的30分钟。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96%提升到99%。同时占地面积也大大的减少,人工的效益大大提高。它的实施效果是非常好,每个企业都要达到难度也比较大。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刚听到三位嘉宾的介绍,我们两化融合和机器换人,其实有一个非常全面、完善甚至可以说也是非常有计划的在开展跟实施,有政策的扶持也有过硬的技术的支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会看到一个智能化、技术化同时非常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的工业发展的新风貌。

在这边也是再次感谢三位嘉宾能够作客我们的《对话》直播室,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在这边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的收看与支持,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