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鼓励引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对入选人才团队给予50~2000万元资助,对新引进的海内外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实施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制造业领域企业人才攻读硕博士学位,对经自主培育成为我市特优人才及以上层次的制造业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给予引进单位最高10~30万元/人的工薪补助。研究制定集成电路、工业物联网等产业人才专项政策。

2、鼓励培养制造业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制造业现代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制造业领域领军企业总裁和新甬商制造业高端管理人才培训,建立全市制造业企业现代管理人才合作培养平台,面向制造业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统筹开展系统高端培训,对承担培训工程的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给予一定补助。

3、鼓励培养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选择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与我市各级职业院校成立制造业校企联盟(制造业职业教育共同体),通过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大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支持高等院校与制造业龙头企业共建一批“3511”产业重点学科和专业,支持深入推进面向重点产业的特色学院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培育提升工程,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制造业紧缺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批制造业职教名校、名师和名专业。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开展现代学徒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实施“港城工匠”培育计划,发挥“港城工匠发展基金”的作用,重点支持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对入选“港城工匠”的人才给予一定奖励,并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省、市各类高技能人才计划和荣誉的评选。

实施“3315计划3315计划

“3315计划是指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创新团队引进计划,对入选的人才给予100万元资助、入选团队500-2000万元资助,对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对发展成长较快的“3315企业再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与商业银行合作对“3315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对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3315计划人才和团队带头人在甬购买住房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购房补贴。

下步拟启动实施3315计划,大力引进电子商务、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时尚创意、科技服务等城市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和团队,对入选的人才给予50万元资助、入选团队100-500万元资助。

如何申报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主要采取个人申报、单位和部门择优推荐、专家综合评审的办法进行。

首先由个人按所从事的行业(学科)填写相应类别的申报表,所在企事业单位根据选拔条件择优推荐,报市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县(市)、区人力社保局;各市级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力社保局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推荐的人员进行审核评议,并根据第一层次推荐名额数和第二、三层次选拔指标数确定第一层次的推荐人员排序和第二、三层次的入选名单。所有拟推荐或入选人员的申报表内容须在人员所在单位进行全信息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市人力社保局。此外,为进一步扩大选才视野,拓展人才选拔推荐渠道,第一层次培养人员的推荐工作在现有个人申报、单位和部门推荐的基础上,还可以由2位及以上本学科领域的两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联名推荐(每位专家只能推荐1位候选人);或由宁波市级以上学会学术组织集体推荐(每个学会推荐不超过2名候选人)。专家推荐或学术组织推荐的人员申报表内容也须在人员所在单位进行全信息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由所在单位或学术组织直接报市人力社保局。

市人力社保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产业、学科,分类组织由市内外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各部门(单位)推荐的第一层次培养人员进行综合评审(必要时组织对人员的实地考察),同时对各地各部门报备的第二、三层次培养人员名单进行评议,按照宁缺毋滥原则提出各层次培养人员入选建议名单报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审定;经市联席会议确定的各层次培养人员名单,公示后由市联席会议组成部门发文公布。

如何申报海外工程师

根据《宁波市鼓励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暂行办法》(甬政发〔2009100号)及实施细则和补充通知,海外工程师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特定人才:

1.本人须是在国外担任过工程、技术、管理主管及以上职务的外籍工程技术研发人才或经营管理人才;

2.本人须受宁波本地企业以及企业开办的研发机构(宁波本地中资或宁波本地中资股份占51%及以上的中外合资企业及研发机构,不含外资企业)聘请,在宁波工作并担任相应的中层及以上职位;

3.本人须是从事符合《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和《今后五年宁波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所确定的重点产业,或是在发展中起引领作用的行业;根据《关于实施人才发展新政策的意见》(甬党发〔201529号)文件精神,鼓励企业引进高精尖缺的海外工程师和知名外籍设计师、规划师、咨询师、教授、研究员等高层次外国专家人才,持续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需求,同时,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高新产业作适度倾斜;

4.本人聘用年薪须为50万元及以上,聘用时间不少于1年(其中特殊人才不少于6个月)。聘用年薪不足50万元,但连续2年超过50万元(含)的,可第二年申报,审核通过给予一次性年薪资助。

其中,从事技术和管理岗位的,本年度在企业实际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对企业引进的符合以上条件的海外工程师,经市区(县)两级人力社保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审核和专家评审,市级财政按海外工程师聘用年薪分五档对企业给予10 万元到 30 万元的年薪补助,区(县)市财政同时按不低于市本级财政资助标准的金额提供相应的配套资助。

对长期聘请的海外工程师,每满三年可进行再次申报。

面向制造业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统筹开展系统高端培训,对承担培训工程的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给予一定补助。

企业素质提升系列培训工作背景

宁波市中小企业素质提升系列培训工作我委从2005年开始,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注重顶层设计强力推动,每年都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相关专项培训,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为广大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引领性的培训服务和人才支撑。

企业素质提升系列培训工作流程

每年我委会结合年度中心工作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广泛征集预案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制定后,统一组织政府采购,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确定每个培训班的承办机构,最后形成完整的年度培训计划,上网公开发布,严格按照《企业素质提升系列培训班招投标执行操作程序》进行。

承担企业素质提升系列培训经费

根据《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甬经信函﹝201692号)文件,对承接培训工程的中标机构(包括高校院所、专业培训机构等)按要求如期完成年度企业素质提升培训项目的,其培训经费由我委承担。

鼓励培养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

1.实施中职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工程。扶持建设12所市级中职名校,打造一批代表我市中职教育发展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中职学校。着力培养培育一批中职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充分发挥名师、大师的作用,扶持建设30个“名师工作室”,30个“大师工作室”。扶持建设50个中职名专业,其中30个品牌专业,20个优势特色专业,建成一批紧贴我市重点发展产业、育人质量领先的中职名专业。

2.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工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目标,围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和“一圈三中心”发展战略,到2020年,建成校企共建高标准实训基地2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5个,学生规模达3000人、校企合作优秀企业基地100个,制订若干个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指导推进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3.实施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工程。重点扶持打造20个左右市级职业教育德育品牌,打造一批代表我市职业教育德育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中职德育名校。深化中职创新创业,重点扶持建设20个创业一条街、20个中职创新实验室。引进一批国际标准的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开发10个以上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4.大力推进市级特色学院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在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纺织、电商等制造业及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支持建设10个左右办学特色鲜明、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贡献大、国际化合作程度高、起示范辐射作用的特色学院,大力培养紧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力争实现“建设一个特色学院,支撑引领一个产业”的目标。

5.深入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紧密对接区域制造业发展需求,推进在甬高校与行业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科研圆锁、地方政府等开展深度合作,实现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集聚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着力解决制约我市海洋养殖装备、服装面料等制约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

6.推进宁波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园建设。成立宁波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园管理委员会,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大学生创业平台”、“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制造业高素质应用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实施“港城工匠”培育计划

1.构建“港城工匠”孵化发育平台。市总工会首次出资2000万元,发起建立“港城工匠发展基金”,五年内全额用于一线优秀技术工人学历技能提升的教育培训补助。成立“宁波职工发展中心”,做大做强工会培训机构,通过与知名高校、职业院校、大型企业的项目化合作,深化职工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工会业务培训、职工文艺培训等项目。

2.构建“港城工匠”成长成才平台。推进企业职工技能等级自主评聘,推广由市场和企业评价技能人才的做法,促进传统技能人才评价方式转型。重点围绕企业生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高端技术和解决生产难题的工种,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市总工会每年组织市级技能精英赛项目50个以上,县()区级技能群英赛项目500个以上,每年选拔产生宁波市首席工人和宁波市技术能手200名左右。

3.构建“港城工匠”创新实践平台。全面深化一线职工“五小”竞赛以及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征集、疑难问题揭榜攻关、先进操作法总结推广等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质量,注重打造“劳模精神弘扬基地、职工技能提升基地、创新成果孵化基地、优秀人才成长基地”四大功能合一的综合体。推出“港城工匠创新成果展”,真正发挥精英模范对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业创新的导向激励作用。

4.积极构建“港城工匠”带徒传艺平台。组织“万名技师带高徒”,积极组织和引导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首席工人、技术能手等享受政府技能人才津贴的高技能人才都能自觉参与“万名技师带高徒”活动。市本级每年遴选100名师傅与学徒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服务,对带徒业绩突出的师傅,授予“名师”荣誉称号。

5.积极构建“港城工匠”集结聚力平台。建设“工匠智库”,吸纳“港城工匠”、劳动模范、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加盟,形成若干工种的专业委员会,推动形成基础广泛、专业丰富、人才荟萃的宁波市技能人才专家库。大力表彰“港城工匠”,当选年度“港城工匠”的职工,可获“港城工匠发展基金”拨付的学历技能提升补助金1万元,免费享受宁波半边山工人疗养院休养体检一次,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为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管理制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