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保护视力色: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6-05

宁波简称“甬”,是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陆域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3730.1平方公里,下辖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奉化6个区,宁海、象山2个县,慈溪、余姚2个县级市,2016年全市户籍人口591万人。

1984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以来,依托优良的港口条件和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宁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4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016年三次产业之比为3.6︰49.6︰46.8。特别是港口生产方面,宁波舟山港2016年货物吞吐量9.2亿吨,居全球第一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56.1万标箱,吞吐量居全球第4位。

工业是宁波立市之本。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主体地位凸显。2016年工业增加值3766.6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99.1亿元,同比增长7.3%。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9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实现利税总额1746.9亿元,增长18.0%。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性作用。

(二)产业比较优势突出。“十三五”以来,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我市产业发展特点,我市紧抓全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契机,加快发展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战略产业,做强做优以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时尚纺织服装、智能家电、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和以工业创新设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为代表的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打造形成“3511”新型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319.9亿元,同比增长11.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7.2%,汽车制造成为第一大产业。

(三)企业梯队培育进展顺利。根据我市企业组织结构特点,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强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和服务,重点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技术支持、创业服务、培训教育、市场拓展和信息交流等六大服务平台。201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7302家,比上年增加39家。在产品价格比上年下降的情况下(2016年PPI为97.7),全年产值超1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6家,比上年增加6家;超10亿元企业177家,与上年持平;超亿元企业1947家。

(四)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促进产业空间布局由“低、小、散”向“园区化”、“集群化”转变。一批高水平产业集群平台相继建成,日益成为支撑全市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梅山保税港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杭州湾新区发展迅速。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和产业功能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超60%。块状特色经济不断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显著改善。

(五)创新驱动支撑不断增强。2016年全市规上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4613.7亿元,同比增长14.3%;新产品产值率32.0%,刷新历史新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317.4亿元、实现增加值1153.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6%、9.1%;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3.8%、41.2%,产值和增加值占比首次双双突破40%。新型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84.5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接近三成。我市大力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72.7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目前,我市正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今后三年试点期内,市财政将安排超过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推进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打造“智能升级、智慧转化、智力集聚”的“宁波智造”路径,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更多的宁波经验、宁波元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